往年,过了年关,学生还没开学,企业却早已开工。但2020年新型冠状疫情的爆发,让各行各业的开工一延再延。春节后的传统复工时间已经过去两周之久,大部分企业没有公布复工的具体时间,物流企业也一样。
目前影响物流企业复工主要有以下因素:
第一,人力问题。目前的形势是农村的不让出村,城镇的不让出小区,外省(甚至外市)的被劝返。这对人力紧缺、跨省跨市作业的物流企业而言,就成了第一道难迈的坎。
第二,运力问题。车辆通行证问题虽然可以解决,但到达目的地后驾驶员需要被隔离14天,或许返回后还需要再次隔离14天,持续下去,驾驶员团队很难保障。
第三,交通问题。为了更好的管控疫情,阻断疫情传播途径,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无可厚非。但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封闭、服务区禁止部分车辆入内等措施却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的运营。
第四,货源问题。临沂各大批发市场目前并没有公布复工的具体时间,生产制造企业要复工必须进行申报。根据临沂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(指挥部)下发的文件显示,企业复工复产必须满足防控机制到位、员工排查到位、设施物资到位、内部管理到位“四个到位”条件。
就保障“设施物流到位”要求按照返岗人数购置口罩、手套、测温仪等防护物品,防护物品从哪里来?连各地方医院有时都难以充分供应,这或许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笔者目前没有获得临沂数据,但据杭州通报情况显示,截止2月8日,杭州全市(含县市)企业复工申请数29814家,核准数仅162家,核准比例只有0.54%。对物流企业来说,即使复工了,货量也将严重不足。
第五,风险问题。一线物流作业作为接触人群范围广、劳动密集的服务性行为,不出问题还好,出了就是大问题,涉及的范围也将十分广泛。
以上因素都影响着物流企业复工、运营。不管是开工还是不开工,这些也都消耗着企业的“体力”。不开工就没有进账,租金、人员基本工资等是不小的开支。开工了各种防护措施、员工保险等都是需要支出,货源的严重不足,收入与成本不成正比反而会适得其反,还会存在疫情防控风险。
疫情拐点还没有到来。2月7日,钟南山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现在不能完全证明拐点到来,我估计拐点到来还有几天。新增病例是一个重要指标,现在看起来,新增病例没有继续明显增高,这是个好事。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拐点就来了,言之过早。”这就意味着,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,企业不能轻易开工。
不贸易无物流,无物流不贸易。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对非疫情重点区域给予物流行业更大的复工支持,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。
-
下载56城APP
立即下载 -
关注56城微信号
随时接收最新动态 -
使用56城小程序
无需安装 触手可及